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候选对象事迹宣传第二期
编者按: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自2011年全国老龄办部署开展“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创建活动以来,我市共13家单位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14人获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今年6月全国老龄办启动2025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av影片 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涌现了一批“全国敬老文明号”和“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候选对象。为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孝亲敬老文化,现推出系列报道。本期报道“全国敬老文明号”候选对象---石门县新关镇五桂桥村村民委员会、汉寿县个体劳动和私营企业协会;“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候选对象-—安乡县嘉乐苑康养中心吴光清、澧县好孝心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方亮、石门县天门养老服务中心院长邓久军的事迹。
全国“敬老文明号”候选对象事迹
一、石门县新关镇五桂桥村村民委员会
五桂桥村位于石门县新关镇,距离县城3公里,全村共有60岁老人317人,先后获得省级生态村、市级卫生村、市级文明村。在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一支名为“敬老爱老”的爱心公益团队,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编织出一张覆盖全村的爱心网络,将温暖与希望传递给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2014年,在外经商多年的占长军回村组建了“敬老爱老”爱心公益团队,用实际行动回馈家乡,关爱老人。从2014年到2016年的三年间,占长军独自承担起了公益团队的全部费用。每到临近春节,他都会精心准备米、油、鱼、肉等丰富的生活物资,委托村委会组织志愿者,挨家挨户地送到老人们的家中。那一声声“谢谢”,那一双双布满皱纹却充满感激的手,都成为占长军坚持下去的动力。
2017年,是五桂桥村“敬老爱老”爱心公益团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作为一名村委会的党员干部同时又是石门县人大代表的文香莲开始在全村范围内发起了爱心募捐。她走家串户,耐心地一家一家交谈,同时利用村里的广播、微信群等渠道向村民们讲述公益团队的初心与愿景。在文香莲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份爱心所感染。首先加入的是在外经商的本土商人,随后,村里的党员也积极响应,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捐款捐物,并主动参与到公益活动的组织与服务中。接着,在外工作的优秀年轻人也通过线上转账等方式,为家乡的老人和困难群体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最后,甚至在家务农的普通老百姓,也毫不吝啬,你捐一袋米,我捐一桶油,一点一滴汇聚成爱的洪流。截至目前,五桂桥村“敬老爱老”爱心公益团队已有四五十名爱心人士捐资捐物,总额达35万元。这些资金和物资,为近500名老人送去了慰问。
五桂桥村结合本村实际,积极谋划,成功申报了医养健康屋建设项目,并于2020年1月投入使用,成为村民们的“幸福驿站”。医养健康屋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检测与咨询服务。除了医疗保健功能,健康屋还致力于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着3500余册图书的图书阅览室能满足不同村民的阅读需求;多功能活动室里,村民们闲暇时可以在这里下棋、唱歌、观看节目;两间配备床铺的日间休息室,为需要短暂休息的老人提供了舒适的空间;此外,配餐室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心理咨询室则为村民疏导情绪、缓解压力,全方位呵护村民身心健康。
二、汉寿县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协会
汉寿县个体劳动者和私营企业协会(简称汉寿县个私协)成立于2023年4月12日,目前,共有会员130余家。汉寿县个私协通过开展一系列慰问老年人群体活动,传递温暖与关怀,展现了私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与担当,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积极力量。
2023年6月20日,协会联合城南社区对龙阳街道城南社区10名大病患者和残障老人,开展“欣欣向党庆‘七一’,扶贫济困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赠送了大米、食用油、纸巾以及慰问金等慰问物资。2023年9月,对接城南、护城社区,走访慰问20名因残、障、孤寡致贫老人,帮每位老人洗头理发,谈心聊天、打扫卫生,同时还捐赠米、油、牛奶、月饼及慰问金。2024年5月,联合市市场监管局,走访慰问罐头嘴15名尿毒症患者,赠送了大米、牛奶、食用油等慰问物资及慰问金。2024年10月15日在太子庙忠心医院进行了一场暖心的慰问活动。此行特别关注了全县10名正在与尿毒症抗争的病患群体,通过赠送慰问金、提供必需物资,用真情实意向患者传达了社会的关爱。2024年10月份,联合县市场监管局,开展走访慰问龙潭桥镇长茂岭村7名因大病致贫的困难户。2025年春节前,联合县残联慰问10名因残障致贫孤寡老人,赠送鲜肉、鲜鱼、油、米等年货及慰问金。2025年9月29日,联合县农行支行、君都酒店及志愿者,慰问6位百岁老人,赠送油、米等物资及3000元慰问金。
在汉寿县个私协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敬老爱老的活动中,在全县营造了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风尚。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候选对象事迹
一、安乡县嘉乐苑康养中心院长吴光清
深耕养老行业二十年的吴光清克服身体障碍,以“养老助残,服务社会”为宗旨,建设了4家养老公寓、2家日间照料中心,拥有床位1200张,累计为近2000名老人提供托养服务、提供居家上门服务4万余次、建立家庭护理型床位100张、完成老年人能力评估2000余次、开展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培养学员600余名,并长期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在他的带领下,管理机构凭借卓越服务与运营,相继荣获中国4A级社会组织、湖南省四星级养老机构、av影片 优秀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吴光清,1971年出生在石门县一个贫困家庭,一岁时因病落下终身残疾,靠双杖行走。然而他并未向命运屈服,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开设家电维修部、柑橘贸易、综合商品批发及品牌服装生意。凭借独到的眼光、敢为人先的勇气、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多年打拼,成功积累了一定的资本。
2005年,听闻武陵区南坪岗乡急需建立一所敬老院,但乡财政资金紧缺、无法实施,想向社会引进资金。吴光清一夜无眠。“我是个残疾人、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没有党,没有社会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把钱花在良心深处,才能体现人生应有的价值!况且,养老又是一个‘夕阳事业,朝阳产业’。”于是他毅然出资60万元将废弃小学改造成敬老院,开启养老服务事业的征程。
“住得舒适,吃得满意,有养有乐,延年益寿。”这是吴光清在建院之初作出的承诺。为实现这一目标,他注重改善老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如优化居住空间、提升饮食搭配与口味、安排日常健康监测等。同时他特别关注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逢年过节必组织丰富多彩的联欢活动,为老人发红包、送祝福,并邀请志愿者的加入和老人尽情娱乐。为确保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生日关怀,他将所有老人的生日详细记录在册,准时送去蛋糕和长寿面庆贺。当老人生病需要住院时,他都会协助办理入院、转院等手续。此外,敬老院的日常管理协调工作,如监督服务质量、处理老人及家属的诉求、协调外部资源等,他也都亲力亲为。敬老院创办不到一年便接收孤寡老人50余名,其中年龄最大的有96岁。
集中供养的特困对象罗桂枝入院7年,卧床5年,靠流质食物维生。吴光清定期为其购买麦片、黑芝麻糊、牛奶等营养品,叮嘱护理人员要悉心照料,老人的尿不湿和衣物勤换勤洗,住医院期间,他安排专人陪护,直到老人89岁离世。送别那天,他双膝灵前下跪,这一跪一起虽然很难,但他却坚定地说:“必须尽孝,我就是他们的亲人!”当地人都感叹:“罗奶奶遇到好人啦,在敬老院度里有了个好晚年!”五保人员杨华林患帕金森综合症,生活不能自理,需长期服用进口药“美国多巴丝井”。入院8年间吴光清一直给他求医问药,直到去世。还有瘫痪卧床的张炳珍和罗建英等失能特殊供养人员,护理难度大、费用高,超支部分均由他个人承担。他始终坚守承诺,只为守护老人生命最后的尊严。老人们过得开心满足的背后,是吴光清默默地付出。由于早期政府的拨款和补贴额度较低,几年下来,他累计亏损了40多万余元。为了弥补资金缺口,2008年,他忍痛转让了步行街的三间门面。
为惠及更多老人,2011年吴光清投资2600多万元,独资兴建了一栋7层现代化适老与智能型的养老公寓,并于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这座总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公寓设有床位300张,配备轿厢加宽电梯、空调、地暖、24小时热水系统及呼叫、巡更等先进智能化设备,还建立了居家养老和残疾人居家服务信息平台。然而从选址、征地、设计、筹资、到土建、装修等整个升级建设的过程,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期间,他开车跑了十几万公里,报批的资料和图纸累积重达两三百斤,甚至磨坏了六副拐杖、跑坏十余条轮胎。
“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吴光清的初心与不懈追求。他连续当选四届武陵区人大代表和两届市人大代表,始终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障,为银龄群体铿锵发声。他拄着双拐深入街巷,走访多户老人家庭,收集民意近百条。2017年,他在调研中发现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标准偏低,难以覆盖慢性病用药需求。于是领衔提交《关于提高五保老人供养标准的建议》,并附详实调研数据(28户老人用药清单与收支明细)。此后,他又陆续提出《关于集中资金逐个发展敬老院建设》、《关于推行重度、高危残疾人居家托养》等建议。其中《关于为大龄自闭症患者、成年智力残疾人、重度肢体残疾人建议终身托养服务机构的建议》,被av影片 七届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建议并由主任督办。
2021年,吴光清当选为av影片 养老行业协会会长,投身全市养老事业发展的接力赛中。一方面致力于维护行业权益、推动政策落实,另一方面大力宣传推广先进养老理念与模式,引领行业整体提升。他计划通过校企合作,培训专业护理员缓解行业用工缺口,同时开发本地养老服务小程序和APP,利用科技赋能行业整体提升,让更多老人安享晚年。
如今,吴光清旗下的四家连锁养老机构各具特色:嘉乐园寿星公寓作为核心旗舰,以“多元化联动”为特色,融合居家服务、日间照料、医疗与培训服务;黄爱分院和石门分院专注乡村“田园养老”;安乡分院与区中医院紧密合作,探索智慧养老,同时拓展其他相关业务,尽显“一体化协同”优势。
这就是吴光清,以一串串闪光的音符,组成的生命交响曲。在坎坷不屈的人生旅途中继续以纯洁的爱心,诠释着人间至孝真情;以不屈的意志谱写着孝老乐章;以满腔的热血,奉献给为之奋斗的养老事业。
二、澧县好孝心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方亮
周方亮,澧县梦溪镇五福村居民,澧县好孝心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时代课题与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的号召,2016年,他毅然放弃经营成熟的母婴用品公司,一头扎进尚在摸索阶段的居家养老服务领域。2020年6月,他在澧县城中心创建首个千平米的好孝心日间照料中心,以全方位服务填补了当地中高端养老空白。疫情三年,步履维艰,他始终选择坚守,为上千名老人守护健康与快乐的家园。
他带领团队精心打造老人“幸福家园”:开设舞蹈、声乐、太极拳等兴趣班,让银发生活重焕光彩;智能手机课堂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拥抱时代;消防、防诈公益讲座筑起安全屏障。他更将“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深植服务,提供科学营养餐食,指导老人自我监测血压血糖。一位93岁素食老人在这里获得了专属关怀,其子女由衷感叹:“好孝心是政府的惠民工程,更是我们的安心之所。”老人李大爷的赞誉更道出心声:“小周当家人没架子,像家里人一样亲!”
自2014年起,他持续播撒公益之光:为福利院捐赠物资,走遍澧南镇、官垸镇、梦溪镇等多个乡村,累计捐款10万多元、捐助物资价值6万元,帮扶困难群众50余户。参与者蔡阿姨自豪地说:“跟随小周关爱老人,既实现个人价值,更为社会积善!”
使命在肩,政社同心育新苗。周方亮的探索赢得澧县各级政府的关注与支持下。2023年6月,澧县珍珠社区750平米的新中心扬帆起航,12名专业护理人员每日服务150余名老人。他将“帮天下儿女尽孝,给世上父母解难,替党和政府分忧”高悬于每个中心,这不仅是企业信条,更是他躬身养老事业的灯塔。
周方亮以青春之火点亮暮年之光,在澧县养老事业画卷上绘出充满希望的崭新篇章。他的事迹证明,新时代的孝老爱亲,是青年力量与家国情怀的动人交响,更是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千年美德最炽热的当代回响。
三、石门县天门养老服务中心院长邓久军
石门县天门养老服务中心是石门县第一家民营养老机构。该中心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65间房、150张床位,2015年重阳节正式运营。开业十年来,创始人邓久军带领团队践行“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的使命,为400余老人提供优质养老服务,用亲情服务构建起老年群体幸福的港湾。
面对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和物价上涨压力,邓久军坚持“再难不能难老人”的原则,带领团队探索“保基本,广覆盖”的运营模式,使养老院收费标准十年不涨价,打造人人住得起的“平价”养老院。十年来,邓久军累计为187名入住老人减免床位费及杂费达35万元以上,其中包含为一名孤寡老人承担长达5年的全部生活费用,用实在的惠民举措托起“银发族”的幸福晚年;为提升服务质量,邓久军主导建立覆盖健康管理、生活照料、精神关怀的全链条服务体系:推行“一人一档”精细化管理模式,从基础疾病管理到饮食偏好记录,从日常用药提醒到个性娱乐需求,事无巨细都纳入管理范畴;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全天候守护;根据老人兴趣,年均开展文化活动20余场。
邓久军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发起“关爱银龄计划”,带领团队联合社会团体、单位、爱心人士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发动和凝聚更多力量关心关爱老人,让老年群体充分感受到社会温暖,爱老助老活动在当地已经形成常态。在他的推动下,养老服务中心成为当地学校的“校外德育实践基地”,所在的楚江镇二天门社区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荣誉称号。
从全县首家民营养老机构的拓荒者,到如今有口皆碑的“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邓久军用十年光阴,书写了一段关于坚守与奉献的动人篇章。他守护的是四百余位老人的幸福晚年,树立的是全社会敬老孝老的时代风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