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影片 民政社工站精准赋能,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5年暑假,av影片 以“儿童优先,分类保障”为核心理念,升级打造“幸福常德 护童成长”未成年人暑期关爱行动2.0版本。全市各级民政社工站联合教育、司法、妇联等多部门,联动社区、企业、高校、志愿者等多方力量,通过“143”服务模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织密“守护网”,累计开展活动662场,直接服务未成年人2万余人次,家庭满意度达95%。
av影片 部署“行动”现场
一条底线,筑牢暑期安全防护网
全市以“最大限度降低安全隐患”为底线,构建“课堂教学+实地巡查+应急响应”安全体系。全市民政社工站联合学校、社区开展防溺水、防拐骗等“五防”安全教育活动152场,覆盖5975余名未成年人;组建“护童巡防队”,对河道、社区广场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发放安全手册6000余份。经开区民政社工站“安全知识小测试”显示,儿童知识点掌握率从71%提升至93%。
鼎城区斗姆湖街道民政社工站开展防溺水体验活动
四大计划,精准回应四类儿童差异化需求
针对不同群体的成长痛点,市级民政社工总站为全市儿童量身定制四大服务计划,让关爱直抵孩子心坎。
“小候鸟”流动儿童城市融入计划:聚焦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难”问题,武陵区民政社工站创新“社工+物业+志愿者”工作模式,开设“城市文化体验活动”,30名流动儿童在“城市历史文化学习”“非遗漆扇体验”中增强归属感,参与率达100%。鼎城区民政社工站联合社区举办“知识问答”“变废为宝”等21场亲子活动,累计服务流动儿童家庭997人次。参加活动的陈爸爸说:“孩子每天回来讲认识的新朋友,学习的内容,再也不愁孩子没人管,没地去了!”
武陵区南坪街道民政社工站开展非遗体验活动
“星光”留守儿童陪伴计划:聚焦留守儿童情感需求,民政社工站在暑期开展“亲情补位”服务。“爸爸说我的字有进步了!”鼎城区、桃源县民政社工站为留守儿童开展“视频连线”“一封家书”活动,与远方父母“云共享”日常生活,有效缓解了留守儿童“思念焦虑”。津市市、临澧、安乡县民政社工站组织志愿者上门采取“一对一陪伴”,为留守儿童进行书本共读、学业辅导等服务。同时,民政社工站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组织心理专家开展“心理课堂”“心理咨询”等服务66场,帮助1225名未成年人缓解焦虑情绪。武陵区、石门县、桃源县民政社工站联合“三下乡”高校志愿者团队为留守儿童开设暑期夏令营,136名留守儿童在科技实验、故事分享中填补情感空缺。
桃源县青林乡民政社工站组织开展“一封家书”活动
“太阳花”困境儿童赋能计划:围绕困境儿童“政策保障+能力提升”双需求,全市民政社工站协助510名困境儿童成功办理救助政策申请、慈善助学,链接多方资源为1071名困境儿童发放“温暖包”。“真的特别感谢你们能记挂着孩子!”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覃某奶奶感慨地说。此外,市民政社工站联合市社会福利彩票发行中心通过集中慰问和入户走访的形式为50名困境儿童实现“微心愿”。汉寿县民政社工站通过“逆风飞翔”项目为困境儿童开展“研学”“集体生日会”等特色服务。澧县民政社工站依托澧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开设课业辅导、兴趣学习、安全教育等课程,全方位为困境儿童赋能。
西洞庭龙泉街道民政社工为未成年人发放“温暖包”,并讲解“未成年人保护”知识
“小树苗”儿童成长计划:围绕全社会儿童开展“4个1”素质提升服务——“安全自护、兴趣拓展、户外拓展、成长展示”,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生活。武陵区民政社工站设立了“阳光成长营”儿童能力提升成长小组,从儿童情绪管理、自我保护、预防校园欺凌、人际关系等方面,设计了一系列丰富且实用的主题内容,让未成年人在游戏和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石门县民政社工站在防性侵教育课堂上,设计年龄分层教学,对低龄儿童通过趣味游戏、教唱《身体警报》防性侵儿歌手势舞传递知识;对12岁以上中学生开展生理知识大讲堂,结合案例讨论、有奖竞答,讲解“性勒索”等新型风险,引导未成年人识别网络陷阱。除此以外,民政社工站因地制宜开设 “科学小实验”“艺术绘画” 等兴趣活动,组织未成年人开展自然科普教育、农耕教育、垃圾分类环保活动等,累计服务普惠儿童 6410人次。
鼎城区郭家铺街道民政社工教小朋友认识自己的身体
三项措施,强化服务保障与长效延伸
为保障行动“有成效”“有力度”,av影片 强调通过“专业支撑+资源整合+长效衔接”,让暑期关爱不止于“一时热”,更能“持续暖”。一是项目化运作,提升专业服务能力。自7月2日,av影片 发布行动方案以来,各县市区积极响应,陆续召开工作推进会,明确工作任务、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目标,加强民政社工专业培训与调度,开展社工督导152次,个案服务、未成年人保护等专业培训57场,培训社工647人次,社工培训时长达3256.5小时。二是整合资源,合力推进关爱工程。依托“五社联动”机制,整合社会资源86家,慈善资金37.3万元,形成“民政搭台、多元唱戏”格局。尤其是联动了10支高校志愿者团队共同发力,形成了“大手牵小手”的良好社会公益氛围。三是长效衔接,常态延续关爱温暖。各县市区民政社工站针对服务中发现的特殊对象建立“一人一档”,记录需求与服务,让“暑期限定”变为“常态供给”。如澧县民政社工站将根据家长对于未成年人心理关爱的需求,设立常规心理关爱项目,武陵区民政社工站对服务中发现的孤儿李某“上学难”问题,持续协助解决入学手续办理、学费筹集等问题,确保关爱“不断线”。
武陵区河洑镇民政社工站联合高校志愿者开展暑期夏令营
从安全守护到成长赋能,从精准服务到长效延伸,av影片 2025年“幸福常德 护童成长”未成年人暑期关爱行动,用细节与温度诠释了“儿童优先 分类保障”的理念,不仅为孩子们的假期画上了圆满句号,更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